中國新聞網-上海新聞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之源話崧澤”--崧澤遺址博物館開放十周年活動舉行
2024年05月20日 12:36   來源:中新網上海  

  中新網上海新聞5月20日電(記者 繆璐)崧澤遺址是目前發現的上海區域內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方之一,是上海遠古文化、史前文明的發源地,被稱為“上海之源”。2021年,在紀念中國考古學誕生一百周年之際,崧澤遺址被評選為“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是上海市唯一入選的古人類活動遺址。實證了上海文化的發祥、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和早期文明的起源。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也是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開放十周年紀念日。值此之際,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指導,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青浦區文化和旅游局、中共上海市青浦區趙巷鎮委員會、青浦區趙巷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了主題為“上海之源話崧澤”系列活動。

  此次系列活動由“上海之源話崧澤”文化講座、“‘遺’見青新”非遺市集”、崧澤遺址博物館十周年紀念郵戳發行、崧澤遺址博物館開放十周年回顧展、《崧澤發現之旅》主題繪本發布、“崧澤映巷”未來規劃推介等內容組成;顒映浞终故踞聺蛇z址博物館十年來,始終堅持精益求精,致力于傳承歷史文化根脈,弘揚城市文化精神,全力打造為公眾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為公眾提供了一個了解崧澤文化、感受歷史魅力窗口的豐碩成果。

  以“上海之源話崧澤”為主題的專家講座是此次系列活動中的重點和亮點,講座邀請了來自文博、文旅、政府機關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和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共150余人,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長向義海、青浦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建國蒞臨本次活動,并為本次活動致辭。專家們從崧澤遺址的考古價值、崧澤文化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出發闡述了正確處理文物保護和開發利用的關系,如何將文明探源成果的學術知識轉化為公眾知識,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文明賦能;也從博物館如何在立足自身特色和當地歷史文化底蘊的條件下,進行創新和進步出發,暢談如何打造“文化”陣地,打響“文化”品牌,謀求多方共贏。與會專家學者們紛紛表示,打破傳統壁壘和固有思維,不斷探索、融合和創新是未來的發展必然趨勢。講座配套的開場表演是由青浦區趙巷鎮帶來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田山歌”,這讓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所蘊含的民族認同感成為維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紐帶。

  “先有崧澤村,后有上海城”。在新的時代起點上,青浦各方高度重視文化文脈的精神支柱作用,推動歷史資源活化利用,煥活文化資源,進一步彰顯崧澤文化時代價值。其中,趙巷鎮人民政府打造的“崧澤映巷”鄉村振興項目充分激活鄉村的存量資源,成為近郊型田園都市休閑村落上海青浦全新的鄉村文脈藍圖和新示范,展現出青浦“文化IP”發展的顯著成效。

  活動當天,青浦區文化和旅游局結合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圍繞“博物館、教育和研究”“保護文物 傳承文明”“保護傳承非遺 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時代華章”主題,推出了“‘遺’見青新”文化遺產主題季系列活動,整合區內文博和非遺資源,將非遺市集搬進了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加大了高質量文化遺產體驗類活動供給。目前,青浦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冊共43個非遺項目,其中精選了14項優秀非遺項目參與市集展示,分為技藝體驗和產品展示兩大類。優秀的民間手藝傳承人們在博物館現場還原和展示傳統非遺技藝,讓前來參會的專家學者和各界朋友們親身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之美。他們把專業性、知識性和趣味性、觀賞性有機結合起來,更深層地探究傳統文化的發展潛力。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與上海市趙巷鎮人民政府還簽訂了共建協議,并舉行了“崧澤映巷”——崧澤印象館的動工啟動儀式。十年來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一直把立足傳統,接通未來,發揮地域優勢作為努力的方向。作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分館,將與趙巷鎮人民政府一起,聚焦本次專家講座學術成果,總結經驗、凝聚上海智慧,共同推廣“崧澤遺址”在文化與歷史上的價值,助力鄉村振興建設,提升趙巷鎮、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在長三角乃至全國的知名度,凸顯上海文化的獨特性、時尚性、開放性。助力我國新時期文物保護利用改革事業創新發展。(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繆露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常年法律顧問:上海金茂律師事務所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无卡一 _麻豆一二三区精品蜜桃 _老少交欧美另类 _国产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